一、学科简介
2011年我校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增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成为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
学科主要以“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平台,结合农业、畜牧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从事软件工程学科在农业、畜牧业、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涵盖海量数据处理、嵌入式系统研发、近红外检测、遥感信息解析等技术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软件工程学科现有教师23人,学缘结构良好,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本学科教师中60%以上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40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本学科还聘请了赵春江研究员、杨宝祝研究员、杨贵军博士等5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学科的毕业生将具备从事软件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包括软件产品开发、海量数据处理、特定领域所需的嵌入式设备研发、近红外检测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毕业生可从事嵌入式产品及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嵌入式技术的应用项目设计开发、遥感信息解析及应用、无损快速检测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二、培养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我国软件行业发展趋势,针对企事业单位对软件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身心健康;
2、了解学科的现状和最新发展,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文资料和国际交流的能力;
4、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了解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强,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基础研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与维护以及团队协作和市场开拓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农业服务软件与系统
该方向本着“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经济、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整体方针,以农业及农村信息化服务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瞄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重点围绕农村电力行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等领域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展开技术和工程化研究。
2、海量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
该方向针对农业生产、科研、产品流通及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储的海量数据开展数据组织、存储、分析处理等技术方法研究;针对互联网中的农业及相关信息开展搜索技术方法的研究;基于前述工作开展数据挖掘、建模方法研究,构建符合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决策支持模型,构建服务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决策支持系统。
3、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围绕农业、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现实需求,利用嵌入式软硬件开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开展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嵌入式系统安全、嵌入式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设备和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4、农畜产品品质与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围绕农畜产品品质与安全问题,利用分光法、机器视觉、介电特性、超声波、核磁共振、电子鼻等技术,开展秸秆、果蔬、粮食和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快速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关键技术和智能检测装备研究。
5、遥感信息解析技术
瞄准农业现代化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利用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物联网、数字图像处理、数据传输等方法和技术,开展农业、林业和水利等领域的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及业务应用,包括作物长势监测、作物营养诊断、作物识别、作物产量评估、农业灾害监测与评估、土地确权、森林覆盖率统计及分析、林业灾害监测与评估等内容。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5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学位课 |
200101 |
第一外国语 |
96 |
6 |
1、2 |
考试 |
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选课共9学分 |
200102 |
自然辩证法(学硕) |
16 |
1 |
1 |
考试 |
2001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硕) |
32 |
2 |
2 |
考试 |
学科学位课 |
214104 |
软件工程学科前沿专题讲座 |
32 |
2 |
1 |
考试 |
必须设置学科前沿专题讲座;2~3门,4~6学分。 |
214106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2 |
2 |
1 |
考试 |
214105 |
软件方法学 |
32 |
2 |
2 |
考试 |
必修课 |
214210 |
数理统计与分析 |
32 |
2 |
1 |
考试 |
3~5门,6~10学分。 |
214209 |
软件服务工程 |
32 |
2 |
2 |
考试 |
214214 |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
32 |
2 |
2 |
考试 |
214215 |
无线通信与网络 |
32 |
2 |
2 |
考试 |
214206 |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课 |
|
英语二外(一外非英语必选) |
|
|
|
考试 |
本栏所列课程不得超过15门。 |
214212 |
现代优化算法 |
32 |
2 |
2 |
考试 |
214321 |
3s技术与应用 |
32 |
2 |
2 |
考试 |
214323 |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 |
32 |
2 |
2 |
考试 |
214208 |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
32 |
2 |
2 |
考试 |
214318 |
Linux系统编程 |
32 |
2 |
2 |
考试 |
214320 |
软件工程案例分析 |
32 |
2 |
2 |
考试 |
214317 |
科技论文写作 |
32 |
2 |
1 |
考试 |
214211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32 |
2 |
2 |
考试 |
补修课 |
|
数据结构 |
|
|
|
|
必须列出备选目录,不计学分。 |
|
软件工程 |
|
|
|
|
|
数据库系统原理 |
|
|
|
|
六、修读要求
1.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之前,阅读中英文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15篇),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填写《文献阅读汇报表》,将文献内容整理成综述并进行汇报。具体考核形式由导师自行决定。
(2)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充分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构筑出论文工作框架并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写出选题报告及工作计划。在第三学期由导师主持并邀请有关学科、专业的专家至少5人举行开题报告会。
(3)学术交流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参加学术会议1次,在学科以上范围内的研讨会上作报告2次以上,并提交相应的参会证明。
2.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3.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需在3年内在学校指定范围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参照《东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注:文章有效需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必须与课题相关;
(2)第一署名单位必须为东北农业大学;
(3)署名原则:研究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全面考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学位论文的题目一般应于硕士研究生入学时或第二学期初确定。
硕士学位论文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课题并进行应用或测试验证,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相当规模的程序实现或硬件系统调试,并经过检查验收。
对于硕士论文,要求包含以下内容:应用背景与系统需求、问题分析与方法选择,系统建模与形式化表示、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硬件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评与结果评价等。
开题报告或中期检查未能通过者,则在达到要求后重新进行开题报告或中期检查,其培养年限适当延长。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末进行。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应按照《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进行。
八、主要的学习参考书目及网站
1、本学科国家一类刊物
[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Technology
[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6]遥感学报
2、国际影响较大的期刊
[1]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
[2] 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3] IEEE Trans on Computers
[4] ACM Trans on Database System
[5]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6] Algorithmica
[7]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8]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9] Journal of ACM
3、著作
[1]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5版),(美)AbrahamSilberschatz, Henry F.Korth, S.Sudarsha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0
[2]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原书第7版)(美)JeffreyL.WhittenLonnie D.Bentley,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
[3]算法分析与设计,(美)古德里奇,塔玛西亚著,霍红卫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
[4]计算机图形学,沈一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5]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2版),赵英时等,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13.4
[6]人工智能,丁世飞,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
[7]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第三版),陈国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8]分布计算系统,胡亮,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9]无线通信与网络,(美)斯托林斯,何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10]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美)本特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红外检测与诊断技术,田裕鹏,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12]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加)韩家炜,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1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教程,陈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14]云计算,(美)MICHAEL MILLER,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15]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美)本特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6]搜索引擎:信息检索实践,(美)W.Bruce Croft,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17]信息检索导论,[美]曼宁,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9
[18] GNU Linux编程指南,[美] Kurt Wall,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
[19]现代软件工程,周之英,科学出版社1999.9
[20]现代软件工程,张家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